【綠島海底特色】
溫暖的黑潮從赤道北流而來,環經綠島四週,為許許多多的海洋生物孕育無限的生機。
在這些珊瑚礁海域裡,棲息著形形色色的魚類、多采多姿的珊瑚和五花八門的無脊椎動物,
這些海洋生物配合著海底多變的地形,往往在海中構成幅美麗的圖畫;大如屏風的海扇在海中峭壁上搖曳生姿,
就足以令人歎為觀止。綠島擁有如此繽紛的珊瑚世界,無非是發展潛水活動及海底觀光的絕佳資源。
在綠島四周漂亮的珊瑚礁海底景觀隨處可見,非常有利於發展潛水活動及海底觀賞船隻之作業;
其中以南寮、大白沙、柴口和中寮等地較容易由岸邊潛遊出去,至於像龜灣、溫泉、海參坪、公館、樓門岩和燈塔等地,
則以船潛較可欣賞到多變化的海底地現。尤其南寮港外之近岸海域,即是綠島珊瑚景觀最豐富的地區
(尤以軟珊瑚林和高達16公尺大堡礁珊瑚最為獨特),不僅被國內外海洋生物學家評為世界級海底景觀,而且與港口近在咫尺,
堪稱是世界上各地海底觀光地區中最為優越的地點。
在每年十月到翌年四月之間,東北季風盛行,綠島東部和北部海域風浪頻起,近岸海域形成以海蝕峭壁與暗礁為主的景觀;
石珊瑚種類繁多且豐富,但軟珊瑚稀少;大型洄游魚類經常出現,在二十公尺深下方的礁坡上可看到大型的參魚,
甚至鯊魚緩慢巡曳,看來既危險又刺激。還有數百尾成群的夜行性魚類如金鱗魚、擬金眼鯛躲在洞穴。
然而西岸和南岸由於綠島山丘對東北季風的阻隔,因此海中的軟珊瑚林才得以茂密發展。
風向影響海流,這也潛水客下水與否的關鍵。綠島上的中央山丘發揮了阻絕季風的功能:東北季風時節,
東北部海域風浪亂流頻起時,西南海域仍然保持平靜,此時便可倘徉海洋花園;然而當夏季海上吹起西南風時,
則可到北部的外礁去探險。因此一年四季除了颱風天外,潛水客到綠島不用擔心下不了水。
【最適合潛水的綠島】
變化多端的海底地形與繁複繽紛的海洋生態,加上30~40m的能見度,
最具發展海洋遊憩活動潛力,尤其是潛水活動。台灣潛界公認綠島為全台最佳之潛場。
譽為「潛水者的天堂」,條件更勝蘭嶼、墾丁,具有世界級之水準。北岸、西岸、西南岸珊瑚礁台坡度緩,
近岸適於浮潛或初級潛水,深處適於中、高級潛水。南寮灣、龜灣、大白沙、白沙灣、樓門岩、公館、中寮等具代表性之潛點,
其中又以南寮灣最盛名,次為大白沙、樓門岩與中寮(張崑雄等,1991) 。
根據民國80年(1991)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完成的「綠島海域資源調查與保育研究計畫」報告,
南寮灣的珊瑚有154種,珊瑚礁魚類有176種。南寮港以北多軟珊瑚,以傘形軟珊瑚、直立穗珊瑚為主。
種類雖不多,外型卻變化多端,覆蓋率可達75﹪以上。石朗一帶為大型石珊瑚與軟珊瑚群體交分布的群聚,水深8m以下,
石珊瑚種類以微孔珊瑚、棘杯珊瑚、雙珊瑚、星孔珊瑚、斜花珊瑚為主,密集覆蓋海床上。
籬枝軸孔珊瑚常形成1~2m大的群體,枝枒交錯。
微孔珊瑚、叢生棘杯珊瑚群體則可大至直徑5~10m,形成獨立珊瑚礁丘,壯觀之景緻為台灣其他海域所罕有。
其形成年齡通常在數百年以上,顯示本區海洋環境?定。最大的一座微孔珊瑚群體,直徑達11m,綽號「大鋼盔」,
估計年齡在千年以上,已可列為「神珊瑚」。另外15m深以下的海床,竹珊瑚密生,高可達2m,
有如海底灌叢,也是他處難得一見的特殊景觀。
潮間帶的魚類以隆頭魚科的三斑儒艮鯛、哈氏夜鯛、雲紋儒艮鯛、頸帶儒艮鯛、雙斑儒艮鯛等較為常見。
雀鯛科以亮眼雀鯛為著,普見於綠島、蘭嶼,卻罕見於台灣本島。亞潮帶魚類以蝶魚科、隆頭魚科、雀鯛科為多。
蝶魚科有胡麻蝶魚、金色蝶魚、三帶蝶魚、銀蝶魚、霙蝶魚、單斑蝶魚、疊波棘蝶魚等。
礁石旁陰影偶而出現觀賞價值高的錦紋棘蝶魚,於台灣本島已相當稀少。
隆頭魚科有腋斑狐鯛、中胸狐鯛、蓋馬式鸚鯛、背斑鸚鯛、大眼儒艮鯛、四點儒艮鯛、突吻鸚鯛、黃衣葉鯛、葉斑葉鯛、藍帶裂唇鸚鯛等。
最豔麗動人者為雙點鸚鯛及曳絲鸚鯛,體色會隨所棲珊瑚顏色而變。水層中偶可見到大群藍身絲鰭鸚鯛聚集,色彩絢目。
雀鯛科有黑腋光鰓雀鯛、印尼光鰓雀鯛、裘氏雀鯛、網紋光鰓雀鯛、兩色光鰓雀鯛、黑紋雀鯛、珍珠雀鯛、卵形光鰓雀鯛等。
亮眼雀鯛外,黑雀鯛也是綠島常見,台灣本島少見種(張崑雄等,1991) 。
由於海底景觀生態豐富絢麗,石朗是全綠島最早引進海域遊憩活動的景點。鄉公所的玻璃底船已行之有年,
多數遊客無需特殊裝備及訓練,即可透過此一方式安全舒適的欣賞海底奇觀。全台第一艘觀光潛水艇,近年也加入營運。
國家風景區於此規劃設置綠島第一座潛水基地後,浮潛活動更是興盛,每年夏天都帶來大量人潮。
浮潛之外,30~40m深的海底,也是優良的高級潛場,惟須注意海流。當然,過多的人潮也對石朗的珊瑚礁生態產生衝擊。
根據民國86年(1997)的一份珊瑚礁體檢報告,石朗海岸3m深度以內的珊瑚覆蓋率僅餘14﹪,1m深以內更只有6﹪,情況甚不樂觀。
【熱門潛水點】
● 南寮灣
南寮灣位於綠島西岸,潮間帶寬約20至30公尺的廣闊礁台,接連著平緩的珊瑚礁斜坡,珊瑚礁丘、礁柱和海蝕溝等,地形頗富變化。
軟珊瑚種類生長茂盛,覆蓋率佔50%至70%,是綠島「海洋花園」的精華所在。在龜灣與南寮之間,
常有礁岩中間裂延伸四、五公尺之深,岩壁上覆滿軟珊瑚、海扇、海綿,景觀極為美麗。
此海域適合浮潛和初級的水肺潛水,不過在離岸一百公尺外水已相當深,海流終年湍急,不利於潛水。
● 龜灣
龜灣位於綠島西南岸,潮間帶為珊瑚裙礁散佈著許多突起大礁石,淺水域的地形充滿海蝕礁柱、洞穴、拱門等,
水深6公尺以下地形更形複雜,有珊瑚礁丘、海蝕溝、礁穴,許多軟珊瑚覆蓋在礁石表層;
其他魚蝦貝類的生態景觀與南寮灣相似。
適合初、中級水肺潛水。
● 大白沙
大白沙位於綠島的最南端,沿岸水深超過20公尺以上有很多大型礁石聳立,甚至超出水面;
在離岸50公尺和250公尺遠的海面上,就可看到兩處巨礁的指標;由於礁石地形變形多,有著巨大的團塊珊瑚分佈,
潛水人鑽人洞裡可看到許多生物棲息在裡面。火珊瑚在此密度很大,其水螅體具毒性,不慎碰觸會引起火熱般的痛癢。
適合中、高級水肺潛水。
● 溫泉
溫泉位於綠島的東南角,處於東北季風的迎風面,潮間帶遍佈著許多的垂直向海的海蝕溝,
也有許多大礁石遍布在沙底上,海床緩慢向下降。
礁石上覆蓋的以石珊瑚為主,軟珊瑚較少適合初、中級水肺潛水。
● 海參坪
海參坪位於綠島東岸,海陸交接處是一大片峭壁,海岸盡是礁石,海底也佈滿珊瑚和大型卵石。
由於海底地形複雜,海流也多變化。在近岸水深4公尺處珊瑚分佈較多。整體來說,此處的海底景觀較缺乏亮麗特色。
適合中、高級水肺潛水。
● 樓門岩
樓門岩位於綠島東北角牛頭山的外海,為油子湖集塊岩立巨岩,外覆珊瑚礁岩。
此處海底地形與前述南寮灣、大白沙、中寮灣珊瑚礁台緩傾地形大不相同。
牛頭一帶的海,崖直直落下數十公尺深的海底,大塊岩礁散置,海中懸崖、峭壁、峽谷地形甚為常見。
樓門岩外,鄰近的青魚岩、飛岩都是高達數十公尺的巨大岩礁出露海面者。
除尋常的珊瑚及魚類外,這裏最具特色的是體色鮮麗的紅色、橙紅色海扇,扇形群體常成片成片附著崖壁,
上伸展平面垂直於海流,以便有機會獲取更多食物。外型相似,顏色較暗的海樹,也是此區的要角,
分布位置則多在20m深以下,陰暗、隱蔽的石崖壁底。由於水深及海流強勁,本區只適合中、高級潛水活動。
另附近有3塊暗礁,低潮時露出海面,海底深約40m,存在一潛界名為「一線天大峽谷」之地形,
景色壯麗,氣氛神秘,為極難得之潛場(張崑雄,1992) 。
● 公館
公館位於綠島北岸,本海域受東北季風影響很大,海底礁石林立,地形複雜多變,近岸海底和大礁石之間為礁岩平台地形。
整體而言,覆蓋在礁石上以團塊和表覆形石珊瑚為主,景觀較單調。
適合浮潛、初級水肺潛水。
● 中寮
中寮灣位綠北岸,冬半年為東北季風的迎風面,洋生物相與西岸的南寮灣、大白沙差異頗大。
海岸同漾是?約50m的珊瑚礁台潮間帶,起伏不大,少有潮池。礁台前緣下,方到處可見突起的礁塊。
離岸40m處,水深約8m,往外有一高約4m的小峭壁。峭壁下為範圍廣大的海底谷地,
平行海岸線方向長約200m,寬約70m,谷底多散布大型礁塊及珊瑚碎片。
谷地外緣的珊瑚礁丘約20m深,所構成的海床相當廣闊(張崑雄等,1991) 。
根據民國80年(1991) 「綠島海域資源調查與保育研究計畫」報告,中寮灣的珊瑚有147種,珊瑚礁魚類有170種。
此處珊瑚群聚以石珊瑚為主,種類繁多,歧異度甚高。以團塊形、分枝形珊瑚最為常見,
如藍珊瑚、微孔珊瑚、腦紋珊瑚等,覆蓋率約75﹪。軟珊瑚不多見,水深5~6m處有一些聚集的海雞頭軟珊瑚,
也與西海岸常見的穗軟珊瑚不同。其北面約1,000處的海中,位於海流交會處,生長許多海樹,多倒懸於礁壁上。
大部分為磚紅色,少數為黃色,相當豔麗。因長年受海流衝擊,主體碩,大枝椏叢生,蔚為奇觀。
小型獨立礁上,較常見的魚種為體色豔的金花鱸、角蝶鱸、紫花鱸、三點光鰓雀鯛等。
平坦礁體表面,則以個體小魚種為主,如鸚哥魚的稚魚、鈍頭葉鯛、三斑蝶魚、黃衣葉鯛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相較於西海岸,中寮灣的海蛇較為常見。此外其北邊為海流輻輳之處,
沿著綠島燈塔方向可明顯見到海流交會的波紋,海上活動安全須加以注意(張崑雄等,1991) 。
(圖文:東管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