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蠵龜(學名:Chelonia mydas),
又名綠海龜,是海洋中的爬蟲類動物,是海龜屬下的唯一一種。
一生中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,但演化過程中仍然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,
所以必須回到陸地上產卵,繁育後代,形成了一種較獨特的生活習性。
綠蠵龜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,即約南北緯度20℃等溫線之間的海域,並
在水溫逾攝氏25度的沙灘上產卵。由於牠用肺呼吸,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一、
兩百公尺。綠蠵龜的主食為海中的海草與大型海藻,因此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
色素,呈現淡綠色,也因而得名。
綠蠵龜已瀕臨絕種,全世界僅剩下約20萬頭產卵母龜[3],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
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。為避免因人類的捕殺及棲地之破壞,所有海龜被均
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(或簡稱華盛頓公約)附錄一中的物種。
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佈「我最喜愛海洋10寶」公眾網上投票結
果,此網上投票為期4個月選出最受歡迎十種本地海洋生物。綠海龜得1695票榮獲「
我最喜愛海洋10寶」第二位。
長可達1米多。背甲顏色則是從棕色有扇形的大花斑到接近墨綠黑等顏色不等,腹面黃色
;頭頂有一對前額鱗;上頜無鉤曲;椎角板每側四塊;四肢呈鰭足狀,內側指、趾各有一
爪,幼體有時具有兩爪。
生活史
成龜
一般而言野外綠蠵龜需長20—50年才會成熟,成熟的綠蠵龜背甲長約90至125公分,體重超過
100公斤以上。成熟後的海龜可由尾巴的長短來辨識雌雄,公綠蠵龜的尾巴可長約背甲的一半長
,而母綠蠵龜一般不會超過背甲後緣。未成熟的海龜則無法從外觀上辨識出雌雄。
成熟的綠蠵龜產卵季前,公龜和母龜會從其覓食棲地迴游到產卵沙灘附近的海域進行交配,常可
見數頭公龜爭相與一頭母龜交配,母龜在交配後,會將各公龜的精子儲存起來,等到卵子成熟,
再分批受精,因此母龜在一個產卵季中,會有多次上岸產卵的行為。一旦交配期結束,公龜即自
行返回覓食海域。但並非每年都進行交配產卵,研究顯示,平均約隔2到9年才會進行迴游,交配
,產卵間隔的長短會受到環境因素如氣候、食物、溫度等之影響,母龜的生理狀況也會影響到自
身的生殖週期;因此,每年上岸產卵的母龜數量變化很大,並無一定的週期性。
成熟母綠蠵龜多半在人煙罕至的沙灘上產卵。牠們對棲息地的忠誠度很高,在認定棲息地之後,
無論離開多遠,絕大部分綠蠵龜會回到原來的棲地進行繁衍。但是,如果產卵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
或改變時,如:多次嘗試後仍然無法順利掘洞、上岸屢次受到嚴重干擾或有阻礙物擋隔而無法上岸
,都會使綠蠵龜被迫放棄原先的產卵沙灘,重新找尋更適合的繁殖地域
在南中國海附近海域,綠蠵龜的交配期約為每年三、四月間,而產卵季則約為每年五月至十月之間,
以七、八月為產卵的高峰期。每頭母龜一季會上岸產下一到九窩卵(平均約為四窩卵),每窩約有100
至110粒龜卵。
孵化
在經過了50天左右的孵化期後,小綠蠵龜就會破殼而出。孵化中的稚龜包覆在柔軟且具有韌性的蛋殼中
,上面有許多不定型的蛋孔,是與外界交換氣體和吸收孵化期間所需水分的重要結構,因此,稚龜孵化
狀況會受到卵窩位置與沙灘降雨量的影響。和多數其他爬蟲類動物相似,綠蠵龜的性別取決於龜卵孵化
期第三至五週(即孵化期的中段,稱為性別決定期;Sex Determination Period;SDP)的沙溫。
研究資料顯示,綠蠵龜的中樞溫度(即卵窩產生50%雄性與50%雌性時的溫度;Pivotal temperature)
雖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,但通常介於28.0~30.3℃之間,當性別決定期溫度高於中樞溫度時,孵化
出的均為雌龜,當溫度低於中樞溫度時,孵化出的均為雄龜,而介於中樞溫度間的沙溫,則會孵化出性
別比例接近的稚龜
稚龜
在稚龜回到大海再到長大成為二、三十公分的幼龜之間,因沒有人在近海或海邊看過牠們,過往
科技不夠發達時,並不能真正找到牠們生活地點,所以都用「迷失的歲月」來形容這段人類看不
見的幼年期生活史。近年來,因航海及海洋探測的技術大為進步,目前的證據顯示,稚龜似乎在
躲藏在大洋上漂流的馬尾藻團之下,過著以浮游生物為食的浮游性生活。但仍無法確定稚龜是怎
樣到達馬尾藻團;也許是順著近岸洋流飄游抵達,至今仍無法有很確切地瞭解小龜成長經過。
剛孵出的稚龜,背甲直線長約四到五公分之間,差不多是成人的掌心長度。背甲主要是黑色,腹
部背甲邊緣和鰭緣是白色。同一窩的小綠蠵龜多半會在同一時間內爬出卵窩(稱為脫出),脫殼
而出的稚龜,約需3到7天的時間才能爬出卵窩。避敵天性使然,稚龜通常會在夏天夜晚沙溫較低
時,才會爬出地面,向著較為明亮的大海匍匐前行。在到達海邊時,便藉著趨浪性,順著海浪的
聲音,衝進浪花裡,奮力向外海游出。可以不停向外游上24小時,以減少被天敵捕食的機會。
亞成龜
小綠蠵龜成長至背甲直線長二、三十公分之後,才結束其浮游性的生活,此時稱為亞成龜,牠們會在近岸的
淺水區域,選擇有海草或大型藻類豐盛的棲地定居,以海中植物為主食的底棲性生活。而這類的區域多與珊
瑚礁重疊分佈,因此在珊瑚礁區常可見到綠蠵龜的蹤影。在成長過程中,可能固定居住在一個攝食棲地,也
可能在不同的年齡中,遷移到不同的棲地去居住。無論是哪一種情形,都會在成熟之後,回到原來的出生地
去繁衍下一代。綠蠵龜成熟的體長都在八、九十公分以上。
天敵與人為干擾
綠蠵龜的成龜因體型碩大、背及腹甲堅硬且游泳速度迅速,因此,除了人類之外,幾乎沒有什麼主要的天敵。
雖然曾經有成龜失去一隻鰭狀肢或是鰭肢的末端有被噬咬的傷痕,但這種類似被鯊魚或其他兇猛的動物如鱷魚
等攻擊的狀況並不多見。但小綠蠵龜的天敵卻是非常多,在陸地有各種沙灘上的動物,如:家畜、沙蟹、浣熊
、紅火蟻、蛇、猛禽等都會對小龜進行攻擊,在海中則有各種肉食性的魚類如:鯊魚、旗魚等。由於缺乏足夠
的防禦的能力、小海龜的背殼還不夠堅硬、跑(游)的又不夠快,因此很容易成為這些天敵的美食,小綠蠵龜
在第一年的死亡率很高,研究資料估計,小於千分之一的小綠蠵龜能夠長大為成龜。
在人為干擾方面,產卵棲地的破壞包括騷擾產卵母龜、不當挖掘龜卵、捕捉小海龜及不當的建設開發、挖取沙灘
沙石移作他用、岸上燈光設置。騷擾產卵母綠蠵龜包括刻意的捕抓與無意的探訪干擾,尤其以不知情遊客的沙灘
活動居多,因此海龜生態教育與生態旅遊對保育綠蠵龜非常重要。過多的干擾會使母龜無法產卵,並可能永遠放
棄該產卵棲地;而不當挖掘龜卵、捕捉小綠蠵龜更是直接減少新生小龜數量,以上三因素都會使產卵棲地的綠蠵
龜族群數量減少。
不當的建設開發、挖取沙灘沙石移作他用會使得沙灘變成礫灘,甚至消失。如此一來,母龜不但無處產卵,小海
龜脫殼出後也會因爬不過礫石而曬死沙灘上。另外,岸上燈光設置,沙灘附近的路燈及或建築物所發出的強光,
會干擾憑藉趨光性尋找海洋的稚龜,而找不到下海的路,過程中慘遭天敵的毒手或是曝屍道路上。
在海洋棲地的人為危害包括不當漁法造成海龜混獲問題嚴重,使得每年死於誤補的海龜不計其數,因此美國國家
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大力推廣海龜脫逃器(Turtle excluder device),以減少海龜混獲的數量。另外海洋的污染也會
使得海龜感染疾病,殘留的釣魚線也可能纏繞海龜四肢或頭頸造成海龜的斷肢甚至死亡。以上這些人為的破壞,
都嚴重降低海龜族群的存活率。
圖/文 維基百科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B6%A0%E8%A0%B5%E9%BE%9C#cite_note-10